
深夜的城市社区静谧无声,AI系统仍在持续监测电力运行数据。为了从源头上治理电路老化、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等带来的各类安全隐患,AI系统和智能终端对城区进行全面监控保护和智能化管控。
“我们的目标,是以电力AI产品构建实时同步、稳定控制、柔性互济的新型电力系统”,上海交大校友、博联智电创始人张海瑞对「交大新上院」说道。如今,全球AI大火,还有一个声音是: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然而电力发展的关键是新能源消纳,“我们构建柔性接入、智能感知、高速互联、智能计算的数字电力接入系统成为了必选项”,张海瑞如是说。博联智电构建了更具协同性的电力三角模型,通过智能终端硬件与AI软件平台的融合,实现两大突破:一是毫秒级全息感知,可实时捕获电网络多空间、时间维度数据;二是自主决策控制,将传统"人在回路"响应提升为“AI在回路”,这种"神经中枢+末梢感知"的架构,可使系统动态调节能力大幅提升,促进新能源消纳。

上海交大校友、博联智电创始人 张海瑞
而博联智电的目标就是:将电力、工控、AI技术相融合,通过系列化的配用电AI产品(智能电气柜、智能断路器、能源控制器、电力AI软件平台…), 实现毫秒级的全息感知和控制,进而使得低成本构建实时同步、稳定控制、柔性互济的配用电系统成为可能,成为配用电网高质量发展的 “新基建”。2012年,张海瑞硕士毕业于上海交大电院电气工程专业。当时,华为2012实验室来上海交大招人,那时电气工程还被认为是和华为“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当同学们大多选择去电网,而张海瑞却选择和华为签约。而在华为工作的几年间,张海瑞完整参与了华为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研发、业务达成、项目交付等全过程,参与并见证了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崛起,成为华为首位微电网专家,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而正是在华为的经历,让张海瑞发现,环境在变化,传统电网需快速响应新能源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电力场景复杂化后的智能化升级需求的凸显。

2022年,正值上海疫情结束后恢复期的张海瑞决定再度创业,创立博联智电。张海瑞觉得,随着新能源发电和新型储能在电网中占比不断提高,电网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更需要智能化手段进行监测、控制和调节,需要海量的数字技术应用,让电力和AI深度结合是最优解决方案。目前,电力AI产品提供商博联智电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峰瑞资本领投、产业资源方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兴电力AI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我周围一半的创业者,都去做储能了”,张海瑞觉得,做储能“挖金矿”固然好,但总需要有人做铲子。铲子人人需要,电力AI产品方兴未艾,他正可以“把朋友搞得多多的”。一方面,传统电力的数字化接入管理需求,本身就有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电力负载实时监测、预测和控制的现实需求。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用电设备逐步普及,家庭用户用电智能化,高端楼宇进入智能楼宇阶段,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成为趋势,电网需要与AI更好集合,以优化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而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兴起,又极大拉动行业对智能配电管理和监控的需求。当下国内外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新能源,但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转动惯量小,负载离散、随机性强和系统状态判断难等特点,往往会导致配电网线路故障、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电力系统连续可靠运行造成了极大挑战。

博联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统
面对分布式能源间歇性、供能复杂化、负荷离散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如何做好本地消纳、负荷拟合和能源互济?张海瑞觉得,唯有通过AI,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助力配用电网高质量发展。而在产品定位上,博联智电将目标设为源网荷储的“可互联智能体”,既可以服务于电网公司,辅助电力监控和调度,也可以与储能企业、用户侧园区合作,优化用电成本,目前的主要客户包括国电投、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博联智电与国家电投达成深度合作,产品方案已在多个场站部署。而针对海外市场,张海瑞觉得,中国的电力智能化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强大的研发体系和制造能力,而海外电网发展更加复杂同时也更加薄弱,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博联智电计划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将中国的电力AI产品推向全球,满足全球市场对电力智能化的需求。

电力系统“新基建”
目前业界广泛认为,随着AI及新能源的兴起,电网存在巨大的改造空间。
以目前被广泛看好的数据中心为例,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在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中,需要专门的智能解决方案,如智能电力监控模块将整个系统内所有设备进行统一集中式监控管理,实时掌握系统中各设备实际运行状况,随时随地查询并进行故障处理,实现本地监控显示和远程管理等功能。
而在国内,数据中心与新能源结合已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以腾讯为例,其在多地的数据中心已开始接入分布式光伏项目,而这就更需要AI参与,通过精准的无功和谐波治理,保障绿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博联智电系统与产品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们对电动汽车实现快速充电的需求非常迫切,而这种大功率短时充电对配电网运行提出了重大挑战。随着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亟需进一步提升配电网承载力,为保障用电需求和大规模车网互动提供坚实的物理基础。
张海瑞认为,随着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显著增加。传统电网已经难以应对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如控制复杂、保护难度大、分级减载困难等问题。因此,电力系统需要通过智能化升级来实现实时同步、稳定控制和柔性互济。
而博联智电目前已有案例,深入到用电侧-城市数智治理环节,以电动自行车在家充电为例,这是城市管理的顽疾。而通过AI,博联智电可识别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在家中或寝室充电,对电流、电压、漏电、温度等火灾相关数据进行自学习,前期预报警处理。
张海瑞表示,博联智电将深耕:智能微电网和家庭能源管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基建”。
交大系创业公司报道:请联系微信号:sapper88